5、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 第三系孔隙水含水层岩性为粉质粘土、砂砾、细砂层为主,含水层厚度一般为90~145m,富水性较差,潜水水位在2.4m~11.5m之间。上部的孔隙潜水与下部的孔隙承压水间存在连续稳定的黏土层,厚度约10m之间,潜水与承压水之间存在明显水位差,约5m左右。 泥岩含水层富水性较弱,可视为隔水层,根据泥岩相关经验数据,其渗透系数极小,常小于0.001m/d,属于稳定隔水层,项目井深102.6m,依据水源井钻孔柱状图,项目评价区地下55m处,存在厚度为10m的泥岩层,地下87.5m处,项目存在厚度为15m的泥岩层,包气带防污性能为“强”,据此项目第三系孔隙潜水与承压水之间存在连续稳定的隔水层,因此项目所在区两个含水层间水力联系不密切。 朱日和水源地是调查评价区内的主要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项目位于朱日和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的下游700m处,一级水源地保护区下游1.6km处,该处水源井井深102.6m,水位埋深为91m,属承压水,调查评价区内承压水虽然是主要的地下水现状开采层位及潜力开采层位,但由于浅层潜水与承压含水层间有厚度较大且展布稳定的隔水层阻隔,所以浅层潜水与承压水间水力联系不密切。在非正常状况下,就是建设项目出现了污染浅层潜水的情况,受隔水层的阻隔,也不会出现污染承压水的情况,通过预测分析项目如发生泄漏事故情况下,污染发生100d,石油类污染物最远迁移距离为100m;污染发生500d,石油类污染物最远迁移距离为250m;污染发生1000d,石油类污染物最远迁移距离为380m;污染发生100d,苯污染物最远迁移距离为90m;污染发生500d,苯污染物最远迁移距离为210m;污染发生1000d,苯污染物最远迁移距离为320m;且项目所在地不属于该水井的补给径流区,不会对距离上游约700m处朱日和水源地保护区造成影响。 4.2.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3.1主要噪声源强 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引风机、鼓风机、泵等运转噪声,噪声强度一般在80~96dB(A)之间,以上噪声源为宽频带、固定、连续噪声源,主要噪声源详见表2.5-4。 4.2.3.2预测模式 1、预测模式选择 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2.4-2009)中工业噪声预测模式。 1、单个室外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级计算基本公式 如已知声源的倍频带声功率级,预测点位置的倍频带声压级Lp(r)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 B7 k+ h# c6 ?! ^7 {. w(欢迎访问avcar:https://avcar.vip)
( B( X0 x" X, }0 v/ u/ g8 ~4 ?(欢迎访问avcar:https://avcar.vip)
式中:Lw—倍频带声功率级,dB; Dc—指向性校正,dB,对辐射到自由空间的全向点声源,为0; A—倍频带衰减,dB; Adiv—几何发散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atm—大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gr—地面效应吸收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bar—声屏障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Amisc—其他多方面效应引起的倍频带衰减,dB。 如已知靠近声源处某点的倍频带声压级Lp(r0)时,相同方向预测点位置的倍频带声
( w; M* ~( B8 {6 @ |